課程紀錄
Ø 上午課程
一、認識紐約「百老匯」和倫敦「西區」,以及兩者和台灣的戲劇與劇場有何差異。
二、老師分享曾經去過的國內外劇場經驗及心得,也給學生許多關於觀劇的小知識和一些建議,外加一些當初在美國留學、打工的經驗和注意事項。
三、了解歌劇和音樂劇的差異及認識一些和音樂劇相關的偉大人物。
四、了解台灣的戲劇藝術現況。
五、觀看音樂劇「西貢小姐」製作過程紀錄片,其中包含前期編曲、試鏡選角、海報設計、 舞台的各種設計及排練等等。紀錄片賞析後,給同學提問和討論時間。
六、欣賞音樂劇「變身怪醫」片段。
Ø 下午課程
一、 助教帶著大家做暖身操和開嗓,結束後就到各小組會議進行期末演出排練。
二、 下課前再回到班級會議,助教提醒本週作業及注意事項。
課程筆記
一、我的看戲隨身書:重要分水嶺音樂劇、紐約「百老匯」和倫敦「西區」、國外及台灣劇院運作。
二、二十世紀最受歡迎的劇場形式為「音樂劇」,「音樂劇」的基本構成元素:音樂、舞蹈和戲劇。無可救藥的樂觀和永遠的逢凶化吉(麻醉劑)or發人深省的寓意(西貢小姐:對美國夢的諷刺&政治大環境下人民的悲劇)。
三、「歌劇」(Opera) 是透過音樂的呈現來表達人物、故事和美學。同時也被稱為「音樂戲劇」,由於歌劇是以歌聲和音樂來凸顯劇情,因此大多被歸類為音樂類而非戲劇類。「音樂劇」(Musical) 比歌劇還多加了舞蹈,常以詠嘆調式的歌曲和舞蹈配合,而歌劇是在劇中人抒發內心複雜感受時唱出「詠嘆調」。相較於歌劇,音樂劇強調的是整體視覺效果。
四、「音樂劇」中有歌、有舞、有戲劇,其演員需具有三合一的演出能力,擁有此能力的表 演著被稱為 Triple Threat (三倍的威脅)。在西方,音樂劇甄選時,表演者如具備上述三種藝術(能歌、能舞、會演戲)的表演能力,就對其他甄選者造成三倍的威脅,因此有了 「 Triple Threat」這個名稱。
五、歌舞伎:傳統、吃便當。
六、台灣的音樂劇(果陀劇團)、歌仔戲。
學生心得
一、 今天觀看音樂劇「西貢小姐」紀錄片,覺得很敬佩幕前幕後的工作人員,由於本身就讀傳播藝術系,有幾次拍片的經驗,光是製作一部短片,所耗的時間與精力就讓我覺得快招架不住,沒想到舞台劇的製作過程也是不容小看。結束上午的課程後,對於「歌劇」和「舞台劇」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較輕易地分辨何謂歌劇及音樂劇,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到紐約「百老匯」或倫敦「西區」欣賞一齣經典作品。最後,下午和組員排練期末演出時都很順利,很期待最後一堂課看到大家的演出!
二、 我們先討論了各個角色的定裝,訂定期限在LINE群組上呈現。接著延續星期二的進度,確認各場次的音效後就第一次搭配teams的背景跟音效來排演,先彩過第一次後助教給了我們一些建議便下課休息。第二次排演前大家提出第一次可以改進的地方,包括增加了劇本的笑點跟延續性,讓場跟場之間不會那麼斷裂,也修改了第二場的背景跟演繹上可以更好的地方。因為討論得很起勁所以第二場來不及演完就先回班上teams了,下課後再騰了一些時間排完全部。
有趣小插曲:某位組員(保護當事人)的家人在看奧運轉播,氣氛整個很嗨,中華隊一得分就全家鼓掌,所以偶爾討論到一半會穿插掌聲,讓我們有些問號又覺得很好笑。後來也發現另一位組員也在空閒時觀看奧運,運動賽事的魅力真的無法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