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10月16日浮洲里社區戶外教學小記錄

第一站:東安宮

今天走往東安宮時特別介紹了臺藝大鄰近里民的遷移與校方未來發展的關連性。



位於浮洲里的渡船頭庄因為沒有自己的土地公廟,而建了這座東營大將軍廟,為嘉義六腳順天宮分營而來。
由老師帶領大家向東安宮的精彩歷史祭祀致敬!


第二站:福興宮

在前往福興宮的路上是會經過大觀橋下的湳仔溝的喔!

廟龕右側有兩個古碑,其中一則是刻有「乾隆」字樣的石碑,一般北部的土地公廟很少有此石碑,乾隆年間,這裡是少數板橋平原可以通往大河的渡船頭,由此證明這裡的位置相對於附近的土地公廟有很不同的意義。
國民政府入台後,經濟條件及生活條件更好了,地方人士建議翻修廟宇,經廟中執事請示土地公,土地公不願意搬離現在的廟龕,乃保留此土地公原有的廟龕,再另外於舊有廟龕上加蓋屋宇,也就有了廟中廟的格局。

福興宮一帶臨近湳仔溝,近公館溝,地勢高,該是早期區域發展的重要據點。


第三站:江家古厝


江家祖先江璞亭是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前來板橋開發的,位於小巷中的江家古厝已有兩百多年歷史


三合院古色古香,屋頂上的燕尾造型,象徵了江家祖先昔日的身分與榮耀。

整個祖厝尊循先人營建的格局,經過整修,大致上仍維持早期傳統居屋的架構,這樣的作為在現代是非常難得一見的做法!


第四站:公館溝


源於土城的清水溪往北流,於新海橋附近注入大漢溪,觀察板橋發展歷程,因它的存在而建立了農業社會的雛型。
到了工商業發達,人口大量湧入之後,它才轉入地下,民國69年為拓寬道路,陸續將公館溝加蓋舖成馬路,自此公館溝就成為歷史了。


以上為簡略的介紹與附圖,大家已經可以開始構思未來的資料來源,建議大家可以訪談或書本為主。
各組的紀錄可以在網站上發言,將小組討論在線上與他組朋友分享。

如果同學們有任何疑問,可以在網站上留言或E-mail與我連絡 ^^
ping1269@mail2000.com.tw


網站助理 : 許家榛

本「戲劇概論」課程由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支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