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討論
時間:101/11/7 (三) 11:00~12:00
組員:周玉庭(組長)、王政斌(紀錄)、蔡浚漠
地點:NTUA教研大樓207教室
內容:
1.教案分享
(1)玉庭:讓學生分組編製一段音樂,並利用肢體動作與音樂互相配合呈現一個迷你表演。
(2)政斌:教師編製一段內含不同風格的音樂,將學生分組後請各組內學生分別挑選一種風格進行小組表演。
(3)浚漠:融合書法線條中與舞蹈、戲劇中的情緒元素做為表現的手段。
2.教案討論
(1)書法與音樂在風格上或許可以嘗試做結合,像是草書就可以用快的音樂,楷書就可以用較莊嚴的音樂。
(2)關於活動該如何進行尚未有想法。
3.結論
(1)老師建議可以使用「人文藝術網」裡的互動式書法教學。
(2)各自先行思考活動內容,於下次討論時提出。
--------------------------------------------------------------------------------------------------------------------------
第二次討論
時間:101/11/14 (三) 10:30~11:40
組員:周玉庭(組長)、王政斌(紀錄)
地點:NTUA教研大樓207教室
內容:
1.教案修正
(1)題目的討論:「當Beethoven遇上王羲之」。
(2)教學進行:一人扮演Beethoven,一人扮演王羲之,兩人偶然相識,所以來了一場藝術的交流。
(3)主要活動的進行無法討論出如何讓兩種不一樣的領域透過表演互相進行交流,加上篆隸草行楷五種書體,其中篆隸楷的相對應音樂風格可能會重疊,無法有很明顯的區分。
(4)教案方向改成以「樂器與文房四寶」的交流,將管樂、弦樂、擊樂、鍵盤四大類樂器與筆墨紙硯對照。
(5)四大類樂器與文房四寶似乎找不出什麼關聯,所以決定再次更動,以「打擊樂器」為教學內容。
(6)介紹打擊樂器,並請同學模仿各種打擊樂器的聲音,敲擊出指定的聲音,如「火車」「暴風雨」。
(7)活動的時間可能會相當的短,若要演奏曲子單純的打擊樂器又似乎過於簡單,趣味性可能不足,表演的元素也會略顯薄弱。
(8)再次將打擊樂器的方案否決,改以音高的練習做為暖身活動並分組。
(9)可再進階進行音程的教學,利用五根長繩在地上排出五線譜,學生扮演音高並在指定的音程上跳入五線譜中。
2.結論
(1)繼續思考活動的內容及進行的方式。
--------------------------------------------------------------------------------------------------------------------------
第三次討論
時間:101/11/24(六) 14:00~16:30
組員:周玉庭(組長)、王政斌(紀錄)、蔡浚漠
地點:NTUA教研大樓7樓
內容:
1.教案修正
(1)延續上次討論的結果,繼續從音高及音程發展。
(2)參考97課綱附錄的教材內容,發現音程的認識在國小5、6年級即學會,所以改成以複習和弦為輔,應用簡易和弦及節奏伴奏為主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音樂協調能力。
(3)歌曲選定:複習和弦及節奏的部分使用兩首兒歌《小星星》《巴哈小步舞曲》,主要的表演部分使用台灣民謠《望春風》《四季紅》《雨夜花》。
(4)對於各組的分配,每組都應至少有三人負責和弦伴奏,其他人負責節奏伴奏。
(5)三位教師化身成為三大男高音,與每一組合作演出。
(6)工作分配:
周玉庭:打譜例
王政斌:記錄、編製紙本教案及講稿
蔡浚漠:教學現場主要教師
2.結論
(1)回家將各自的工作整理完並分享。
(2)預定於101/11/27 (二) 9:00-10:00在教研大樓7樓進行流程的排演。
時間:101/11/7 (三) 11:00~12:00
組員:周玉庭(組長)、王政斌(紀錄)、蔡浚漠
地點:NTUA教研大樓207教室
內容:
1.教案分享
(1)玉庭:讓學生分組編製一段音樂,並利用肢體動作與音樂互相配合呈現一個迷你表演。
(2)政斌:教師編製一段內含不同風格的音樂,將學生分組後請各組內學生分別挑選一種風格進行小組表演。
(3)浚漠:融合書法線條中與舞蹈、戲劇中的情緒元素做為表現的手段。
2.教案討論
(1)書法與音樂在風格上或許可以嘗試做結合,像是草書就可以用快的音樂,楷書就可以用較莊嚴的音樂。
(2)關於活動該如何進行尚未有想法。
3.結論
(1)老師建議可以使用「人文藝術網」裡的互動式書法教學。
(2)各自先行思考活動內容,於下次討論時提出。
--------------------------------------------------------------------------------------------------------------------------
第二次討論
時間:101/11/14 (三) 10:30~11:40
組員:周玉庭(組長)、王政斌(紀錄)
地點:NTUA教研大樓207教室
內容:
1.教案修正
(1)題目的討論:「當Beethoven遇上王羲之」。
(2)教學進行:一人扮演Beethoven,一人扮演王羲之,兩人偶然相識,所以來了一場藝術的交流。
(3)主要活動的進行無法討論出如何讓兩種不一樣的領域透過表演互相進行交流,加上篆隸草行楷五種書體,其中篆隸楷的相對應音樂風格可能會重疊,無法有很明顯的區分。
(4)教案方向改成以「樂器與文房四寶」的交流,將管樂、弦樂、擊樂、鍵盤四大類樂器與筆墨紙硯對照。
(5)四大類樂器與文房四寶似乎找不出什麼關聯,所以決定再次更動,以「打擊樂器」為教學內容。
(6)介紹打擊樂器,並請同學模仿各種打擊樂器的聲音,敲擊出指定的聲音,如「火車」「暴風雨」。
(7)活動的時間可能會相當的短,若要演奏曲子單純的打擊樂器又似乎過於簡單,趣味性可能不足,表演的元素也會略顯薄弱。
(8)再次將打擊樂器的方案否決,改以音高的練習做為暖身活動並分組。
(9)可再進階進行音程的教學,利用五根長繩在地上排出五線譜,學生扮演音高並在指定的音程上跳入五線譜中。
2.結論
(1)繼續思考活動的內容及進行的方式。
--------------------------------------------------------------------------------------------------------------------------
第三次討論
時間:101/11/24(六) 14:00~16:30
組員:周玉庭(組長)、王政斌(紀錄)、蔡浚漠
地點:NTUA教研大樓7樓
內容:
1.教案修正
(1)延續上次討論的結果,繼續從音高及音程發展。
(2)參考97課綱附錄的教材內容,發現音程的認識在國小5、6年級即學會,所以改成以複習和弦為輔,應用簡易和弦及節奏伴奏為主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音樂協調能力。
(3)歌曲選定:複習和弦及節奏的部分使用兩首兒歌《小星星》《巴哈小步舞曲》,主要的表演部分使用台灣民謠《望春風》《四季紅》《雨夜花》。
(4)對於各組的分配,每組都應至少有三人負責和弦伴奏,其他人負責節奏伴奏。
(5)三位教師化身成為三大男高音,與每一組合作演出。
(6)工作分配:
周玉庭:打譜例
王政斌:記錄、編製紙本教案及講稿
蔡浚漠:教學現場主要教師
2.結論
(1)回家將各自的工作整理完並分享。
(2)預定於101/11/27 (二) 9:00-10:00在教研大樓7樓進行流程的排演。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