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老師:
學生姓名:
班級: 系所/學號:
(期中案例閱讀心得範本來自認真的學生周桂如,參考即可,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一、我喜歡的案例
第 56 頁:三隻小豬 (註明出處)
三隻小豬這個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相信一定也有許多的孩子聽過;要讓孩子從事活動,最重要的是一開始必須引起他們的興趣,如果是用他們所熟悉的題材,必定會激發他們更多的想法,這是我喜歡這個案例最主要的原因。
以下是我對這個案例的分析、探討、以及引伸出的想法:
1、開場白:因為三隻小豬的故事是描述一隻邪惡的大野狼想要吃掉三隻小豬的過程,因此,先引起孩子有關故事內容的動機,像是發問問題的方式,例如:有沒有誰被任何一種動物嚇過啊?是什麼樣的情形?等…並請他們描述一下當時的情景,如此一來,要帶入接下來的說故事階段,就會讓大家更專注在這個議題上,不會模糊了焦點,如果在一開始就能吸引的孩子的注意力,那想必接下來的活動會更加的順利,他們也會更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2、講故事:或許有部分的孩子沒聽過這個「三隻小豬」的故事,但我想大多的孩子都已經聽過了,這樣,要怎麼讓老師在講故事的時候,那些聽過故事的孩子不會吵鬧,能讓沒聽過故事的孩子專心的聽故事,就是老師首先面對的一大課題,此時,最好的方式便是用不同於只念和敘述故事的方式來講故事,例如:請同班的另一位老師配合,演出故事中的角色等…利用生動活潑、自然誇張的方式來吸引孩子更融入於劇情,另外,如果有孩子想自己上台扮演一個角色,也鼓勵他們多多嘗試,這不僅是讓孩子有表演的機會,也是接下來活動的一個小伏筆,一舉兩得。
3、計劃:在聽完老師的故事或者是看完表演之後,最重要的是與孩子的討論,這可以讓那些剛剛還沒進入狀況的孩子們了解活動,也讓大家彼此了解對這個故事的想法,例如:誰知道第三隻小豬用些什麼方法躲過要吃他的大野狼?等…;另外,也可以讓他們想像角色的心情,例如:大野狼看到奶油罐向他滾來的時候,他的心情是如何?等…;最後,也可以做一些聲音或情境的模擬,例如:用不同的聲音模仿大野狼和三隻小豬的對話等…。
4、呈現:方式有很多種,可以用分組的方式,讓每一組都上台來表演,這時老師可以擔任旁白,讓他們表演故事的情境;也可以先分成小組,同時表演老師所唸的情節,然後老師藉此觀察,選出較特別的幾組表演給同學看,並讓全班一起做討論,最重要的事是,必須讓每一位孩子都有表演的機會,多用一些鼓勵的方式,來幫助那些過於害羞而不敢表現的孩子們。
5、檢討:這時可以用發問問題的方式,但可以問較細節的部份,例如:你怎麼樣可以看的出來,當大野狼看到奶油罐時,很害怕而落荒而逃的樣子?那時的表情是如何?會發出什麼樣子的聲音?等…多讓孩子嘗試一樣的情節不一樣的表演方式,只要能讓孩子創作出屬於自己的東西,不管表演的是好是壞,都算是創作性戲劇的一個好起點。
二、我不喜歡的案例
第 95 頁:三隻比利山羊(註明出處)
三隻比利山羊的故事相信有些人一開始都聽過,我之所以覺得比較不喜歡這個故事的原因是因為,我覺得它有些打鬥的場面,可能會讓一些較特別的孩子只專注在打鬥,另外,因為故事的情節大多是在懼怕中延伸,但卻沒有面對懼怕反而搪塞理由,我覺得這可能會給孩子不好的示範,最後,是因為故事的內容,可能沒辦法給於孩子什麼東西或激發他們的能力,但基本上它還是個有趣的故事。
以下是我對這個案例的分析、探討、以及引伸出的想法:
1、開場白:害怕對孩子可能是個較抽象的形容詞,但卻是孩子常有的心情,他們可能對某些東西感到不喜歡而害怕,例如:怪物、魔鬼等…;以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來開始活動,是個很好帶進主題的方式,除了讓他們說自己害怕的東西之外,也可以問問看他們還有沒有覺得什麼東西是可怕的,並請他們說明原因,或者是表演出那種東西的聲音或者是特徵,讓大家一起跟著模仿,並做討論,藉此引出主題-山羊害怕醜巨人的情節,讓他們更專注在這個故事的重點內容中。
2、講故事:這個故事中,基本上只有一個情節,也就是醜巨人想要吃掉在他的橋上過橋的山羊,所以為了讓孩子區分出它的角色不同和漸進的情節,可以用聲音來表示,例如:年齡分大、中、小的山羊,就可以用稚嫩、正常、低沉的聲音來模仿,另外,過橋的聲音也因為他們三隻山羊的大小而有所不同,例如:因為第三隻山羊比較重,所以整座橋都唧唧作響,這也可以特別的表演出來,讓孩子知道他的順序性,並在稍嫌平淡的故事中找到樂趣;故事的結尾,有點不太舒服,例如:用我的兩隻頭茅把你的眼珠子挖掉、把你的身體與骨頭壓碎等…這可能給孩子一些不太好的用詞,孩子聽到可能會感到害怕,所以老師在說這段故事的時候,就必須特別的注意自己的用詞和語氣,表演的時候要多多注意自己的動作和表情,最好不要嚇到孩子們。
3、計劃:了解完故事內容之後,最重要的是與孩子的討論,這時候可以藉著問題來擬定等等所要表現出來的東西,例如:誰怕那位醜巨人?為什麼山羊們怕他?等…;另外,也可以做一些聲音或情境的模擬,例如:醜巨人的長相如何?他走路的樣子是如何?他的聲音要怎麼裝才會嚇人?等…;最後,因為這個案例有個較特殊的地方-打鬥的場面,這必定要先跟孩子說好規則,最好是假裝樣子而不要碰到對方,老師須特別注意這一點。
4、呈現:最好讓每個孩子都嘗試不同的角色,可以先讓全部的人先扮演醜巨人,模擬一次醜巨人凶惡醜陋,藉此讓那些不願嘗試的孩子放開來做,之後,老師可以選擇一個扮演醜巨人較特別的孩子飾演醜巨人,一部分的孩子飾演山羊,把故事內容的情節和情境表演出來,並給予回饋。
5、檢討:因為這個特殊的案例,可能是孩子較沒有嘗試過的表演,所以可以讓他們分享依下心得,並討論除了聲音和動作之外,還可以有什麼方法讓別人感到害怕,越多的討論就代表活動激發小孩子的能力越大。
三、辯證(比較兩者的優缺點)
三隻小豬
|
三隻比利山羊
|
|
優
點
|
1、題材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情節的起伏能讓孩子發揮想像力表演出不同的情境。
3、可以讓孩子學習到如何以致取勝。(認知方面)
4、可以明確表達出對此故事內容和角色的喜惡。(情意方面)
5、可以學習如何透過表演融入活動。(技能方面)
|
1、可以讓孩子學習到不要因為自己的弱小而害怕惡勢力。
2、讓孩子們學習如何用聲音分辨與表達其大、中、小的不同。
3、可以讓孩子學習到如何以致取勝。(認知方面)
4、可以明確表達出對此故事內容和角色的喜惡。(情意方面)
5、可以學習如何透過表演融入活動。(技能方面)
|
缺
點
|
1、因為是孩子熟悉的故事,可能會
產生較少新奇的東西。
2、因為題材的普遍性,可能會降低
孩子的好奇心。
3、大野狼的壞形象可能造成孩子不
願意去嘗試。
|
1、題材具有些許的暴力行為,可能讓孩子感到害怕而不願意嘗試去表演或發揮。
2、故事沒有太多的起伏可能吸引不到孩子的注意力。
3、感覺上,故事沒有中心主旨可以傳達給孩子知道。
|
四、心得
這次的案例閱讀心得報告,讓我看了許多的活動案例,也對如何帶領有關創作性戲劇的活動有了更多的了解。一開始要選喜歡和不喜歡的案例時,猶豫了很久,尤其是喜歡的案例,最後會選擇「三隻小豬」是因為想知道一個很普通的故事,除了像一般念故事書的方法之外,要怎麼要運用創作性戲劇的方式傳達給孩子知道,想必一定會讓孩子有更多的興趣,這是身為幼教老師非常需要的一個特點;不喜歡的案例我選擇的是「三隻比利山羊」,雖然它也是一個給孩子聽的故事,但我覺得它的內容可能會嚇到過小的孩子,除非,老師換一種方式表達其內容,例如:改變它的字詞,不要有挖眼珠之類的字詞出現等…,如果可以改掉一些不好的地方的話,它還是一個發揮創作性戲劇觀點的一個不錯的題材。
看了這麼多的案例活動,我覺得一個好的戲劇活動就像課本所寫的,需要有開場白、活動內容、計劃、呈現、和檢討,也就是老師所說的計劃、暖身、解說與規範、討論、演練、評論、複演、和結論,這可以讓孩子知道我們要表達的東西,也知道該怎麼參與活動,少了任何一個,都會覺得活動不夠完整。
未來我可能是一位幼教老師,除了需要知道如何規劃戲劇活動之外,也必須多多訓練自己的聲音、表情、或肢體表達等…,內在、外在都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之後,站上台才有信心與魅力面對每個孩子進行創作性戲劇的活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