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兒文暑_故事說演_第二組討論05


故事說演第二組第五次討論2011/7/28
組員:慧芳、彩鳳、慧玲、燕萍、振豐、玉惠
◎李老師的問題:
1.你們覺得經過今天的活動,要不要混齡?混齡好還是不要混齡好?
答:分齡很好,因為思考出來的東西會隨著年齡層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結果,變化還滿大的。
2.我想看延伸出去問故事以外的東西,但沒有看到。(高年級組)
燕萍:中年級組時有做,問孩子媽媽煮過什麼湯,他們愛喝什麼湯?孩子回答:蘿蔔湯,味噌湯、玉米濃湯等。

◎組員的收穫:
1.在演出時創意會不斷一直冒出來,因為觀眾的不同,會臨時加進很多東西(例如:活動),讓故事內容更豐富。
2.低中高年級不同的思考,觀眾的回答會刺激演員有不同的表演。
◎李老師認為的優點與建議:
1.樹葉代表不同的東西,有促進想像力,另外演貓時可以再加「喵」,或貼上象徵的圖案而演樹時再多拿一些樹枝、樹葉,效果應該會更好。
2.老師認為慧芳一直問問題的方式很好。
慧芳:三十分鐘剛好演完故事,延伸討論時間不太夠。
3.最好第三次表演的時間要加長,才有足夠的時間作兒童哲學的思考。另外請孩子們共同收拾場地時,一邊和孩子共同討論劇情內容的方式很好。

慧芳:今天的活動進行狀況是三場角色人物固定,但觀眾不同,演出時就做修正調整。喝酸湯後,老婆婆變年輕了,是否要變回來?問小朋友,三場的小朋友答案都不同:中年級說像自己的媽媽一樣四十歲;低年級組就一定要恢復老人;高年級組認為年輕身體健康比較好,因年老要坐輪椅用拐杖。
4.小朋友很入戲,巫婆打翻湯時會躲在桌子下,免得被淋溼。
燕萍:表演會因年齡層不同而有所改變,觀眾是中年級組時,我們根據教案設計來演出(卻漏掉辣湯那段),所以跟小朋友的互動感覺較少。觀眾變成是低年級組時,巫婆一時心軟,雨改用灑的。巫婆發現觀眾的表情很可愛,他們會因為巫婆喝到酸湯的表情很酸,他們也跟著皺眉,或巫婆喝苦湯而跟著變苦。高年級觀眾則在兩次唱歌下雨後,只要一開始唱巫婆湯預測又用下雨,小朋友就開始躲,所以我就直接倒在躲在桌子下的小朋友身上。
5.振豐要攝影,又要演貓和樹,玉惠要拍照,又要演媽媽變嬰兒,一人飾多角,充分運用人力。
◎全班同學的心得分享:
舒琪:三場演完很累。
麗芳:要整理場地,所以沒有休息時間。
老師:十五分鐘休息不夠,也缺少換場人員。
慧玲:十五分鐘不夠休息、整理場地,更不可能做小組討論。
◎小朋友的回饋:
柏安:很好玩。
盧奕:不會累。
李老師:比較好的時間是二十分鐘,小朋友到另一場演出地點時,可以先喝水、吃點心等,同學們也可以準備故事說演。
李老師:有些組用老師的身份,有些組用阿姨的身份,請問小朋友:「你們覺得今天說故事的身份是老師,還是阿姨?」
小朋友:我們比較喜歡阿姨。

冠宇:希望阿姨們再多說一些故事。
沛宜:故事再長一點。
盧奕:第一組只有在布幕後講故事。
柏安:出來比動作比較好。
慧芳:請問沛宜,是故事再長一點,還是多說幾個故事?
沛宜:故事內容再長一點。

柔柔:我喜歡公雞的那個故事,因為故事裡有很多動物。
柏安:可是那個公雞很奇怪,還會拿刀。
冠宇:我最喜歡巫婆湯,因為柏安和盧芃被巫婆倒樹葉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