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組 韻律動作-03/16討論記錄(一)。

地點:B402
時間:03/16 (二) 10:30~12:00
組員:楊珮萱、謝智晴、王玫淇、柯岱昀、莊雅涵

  今天第一次討論,組員事前閱讀過課本。珮萱首先列出暖身活動、主活動、以及結束活動三大項。她提出想拿之前短育所帶領過的小遊戲作為暖身活動,進行方式為我們使用鈴鼓或木魚打節奏並說「左腳、右腳、跳跳跳」,由一人依我們的節奏前行隨機找另一人對他說「小朋友,你好嗎?」,對方回答「我很好!」此時,兩人轉向搭肩,依照這個方式找下一人,使得最後大家是搭肩排成一列。我們的想法是藉由這個活動,能讓小朋友從課堂前的零亂的狀態,自然地排成整齊的隊伍,進而使他們情緒投入,並表示著我們的主活動即將開始。比較細節的地方是,玫淇認為「小朋友」可以改成直接叫對方的名字,組員也認同這樣有兼顧到人際的互動。
  主活動原先有「跳舞」的想法,然而因為我們認為帶動跳這類的跳舞較制式化,儘管富有韻律,但預先設計好的動作似乎難以顧及讓小朋友發揮想像創意這部分,所以捨棄。後來,岱昀從課本「由樂器之韻律而引發的創意」中的媽祖出巡得到靈感,藉由一個節日主題鋪陳情境,於是我們決定是端午節划龍舟。決定好主活動,接著向上修改暖身活動,並想出情境使銜接能較順暢:小遊戲由原先的一人開頭轉變為三人開頭,如此一來會出現三條隊伍,進入主活動後就能讓這三組人馬參加龍舟競賽。
  結束活動「白浪滔滔」發想於老師上課時所談到的,藉著玩「口香糖」讓小朋友「屁股黏椅子」自然地回到座位。一開始岱昀想到這個活動,組員們覺得這個和划龍舟皆與海浪相關,蠻不錯的,卻卡在這個活動可能沒有讓活動結束的關鍵點。我們思考了很久,後來討論出改變它的形式,藉由發展故事讓小朋友變成海浪能走動並回到原先的座位,最後再加上回饋時間結束了整個活動。
  今天的討論草稿大致完成,待與老師討論後,再進行修改以及補上比較細節的情境故事、回饋時間的問題等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