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6 課堂討論(十五)

2008.11.26 課堂討論(十五)
組長:魯鴻蓮
紀錄:李怡珊
組員:劉佳芳、劉佳茵、陳君珊

1.旁白邊講邊至小朋友旁邊做動作,這樣做很好!
2.好像小朋友還沒有反應好就被趕鴨子上架,應該要把時間給小朋友,使他們有
足夠的時間反應做動作。
佳芳回應:這些對新樓幼稚園的小朋友來說,他們已經很熟悉劇情。
怡珊回應: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他們無法很順暢的跟著我們的劇情走,因為他們還想繼續玩,所以小班部份我會帶讓他們進入下一個劇情
3.對於小朋友丟出來的意見,會當下做引導,但是得做取捨。
4.在幼稚園實作,注重的是過程

5.鈴鼓是「戲劇的語言」,與「農場的語言」是不一樣的。有第二種聲音對小朋
友來說,並不會混亂,因為這兩種是不一樣的情境,所以他們可以理解(這是
上星期在幼稚園實作時,老師給的建議。)可是,用鈴鼓聲音太熱鬧,可以以音效做代替。
6.戲劇的語言,主要目的是讓幼兒可以注意聽旁白說的話,並把自己的音量調小
聲,而不是要小朋友停下手邊動作。
7.團討,以為圓圈的方式老師穿插在其中。並由農場主人主帶問題,其他老師給
予協助。
8.團討問題有三:你覺得哪個小朋友表演的很特別?
那你自己的表現呢?
有沒有什麼話要對其他老師說?

2008.11.27 課後討論

1.「戲劇的語言」用「叫人鈴」取代鈴鼓。
2.團討結束後→發讚美卡→收名牌→正式結尾與每個小朋友擁抱。
3.關於旁白在說故事時,聲音太小,可是我們並不希望借麥克風。因為,應該是小朋友要注意聽我們的聲音,所以為了讓每個幼兒都能注意旁白說話,我們讓旁白在說故事的同時,也下去帶小朋友。
4.聲音組提出,摳摟摳摟的聲音太小,所以須增加水罐裡面裝沙石。並且音樂組
幼兒人手兩瓶。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