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一)幼稚園實作創戲:崇幼與新樓組

十一月15(星期四)分別至崇學國小附設幼稚園(上午)與新樓幼稚園(下午)觀看Creative Drama課堂兩組大三學生的實作教學。園方相當重視學生們的實作,除了妥善安排實作時間與地板教室外,還請兩位有經驗的教師(一位專任、一位實習教師) 在課堂內協助;此外,課後還給予同學們意見指導,實是受益匪淺。對於園方的積極配合,非常感謝!
上學期的初階課程,僅在教室內對同年齡(大二生)施作創戲(Creative Drama)活動,由於是必修課,人數眾多(45位左右),不得不讓六人以上的同學為一組,設計與帶領活動。這學期的進階課(選修),人數較少,我希望能讓他們實際到幼稚園,這不僅可以應用上學期的創戲技巧,也嘗試對幼兒實作「故事戲劇化」,用簡單的童書故事,排演一齣戲,自扮演中讓孩子全方位的學習。其技巧就像古希臘三大悲劇家,借用荷馬史詩,編成劇本,劇本內有什麼素材,接觸該劇的人就學到什麼。這深層的全方位學習,除了幼兒,還有這群實際教學的大三生。
大三生修習這堂戲劇課,似乎渾然不覺自己做得比同儕還多,還樂此不疲。當天我與他們討論時,從神情中,感覺他們如同「入戲」一般,完全不知道自己做了「很多超過一堂選修課」該做的事,例如行政手續(聯繫幼稚園園長與發送公文)、超時的課堂時數(課堂外的小組開會與在幼稚園的準備與實作)、至少五份的教案與檢討(上學期僅要求做一份)作業,以及將課程內容上網與世界分享教學心得等等。
行政、教學、檢討與分享,這四個磨練,對於學生未來的就業都很有幫助,就如戲劇一樣,劇本就像理論,演出就像實務,兩者等同重要。兩者之外,還得思考如何 讓觀眾來看戲,沒有觀眾勢必無法生存。行政管理得好,例如聯繫與租借時段與位置佳的劇院,就能增加觀眾前來欣賞的機會。幼教系學生每年的畢業生何其多,是以在校時多磨鍊、多接觸幼稚園,相信在未來的面試,必顯得落落大方,勢必增加錄用的機率。所幸,同學均能欣然接受考驗。
談談兩組的考驗內容。崇幼組是以「小蠟燭」的故事開場,由小組先演出第一段戲(九至十一月初已在創戲課堂演練),劇中蠟燭父親、母親與小孩的韻詞與動作,在演出後,請幼兒覆誦與演練,再來和孩子玩接球遊戲,最後則回顧一整堂課的教學內容。新樓組在下午,則以「好想吃榴槤」的讀劇開始,然後讓「國王」老師為幼兒分組,分組後以參加舞會為由,請幼兒編想三個動物的動作(「好」劇內的動物),加上音樂串成一起;最後,也與同學回顧討論課程的內容。
兩組大學生課後,除了均留下來與幼稚園的師長討論外,學生組長也主持小組會議一一請組員檢討剛剛的上課內容與設計教案的差別,我雖與他們坐在一起,仔細聆聽他們的檢討內容,我盡量等到他們告一段落後,才給予意見;在新樓組,則是他們與老師討論過後,我才講話。我希望盡量不要干涉他們,因為干涉愈多,這實作過程的經驗積累,恐愈被削薄。可喜的事,這兩組學生自我檢討時,批評與嘉許均有,百分之百達到我的要求:不怕教室內批評,就怕出校門不行。
在給予意見時,我強調三點,第一是小組的協調性;第二,是實作的最終目的;第三,是利用戲劇情境。因為這是他們的第二堂實作,我提醒他們協同的困難度極高,多一位同學參予,就多一倍的準備時間;因此,建議同學需懂得充分授權、變通與包容。第二則是提醒他們,最終是試著以故事戲劇化的技巧帶領孩子排練戲劇,而不僅是演戲給孩子們欣賞而已。第三,利用孩子的扮演天性,讓他們進入故事的情境,以角色來教育角色,隔山打牛,才能教()入人心。
我在課程中不斷地要求他們紀錄討論、教學與檢討的過程。既然我也去幼稚園觀看他們實作,也要自我實踐。

留言